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>>运营推广
网站优化这些误区一定要避免 百害而无一利
发布时间:2025-07-05 08:00:17编辑:入孝出悌網浏览(66)
國有六大行中期分紅來了,就在下個月!
12月30日晚間,發布公告稱,將在2025年1月7日每股派發現金股息人民幣0.1434元(含稅),派發現金股息共計約511.09億元。亦公告稱,將於2025年1月8日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.1477元(含稅),共計派發現金紅利146.46億元。
記者經梳理發現,從2025年1月7日起,六家國有大型銀行將陸續啟動中期分紅,總規模共計2048.23億元。市場人士認為,在2024年,銀行股憑借高股息率贏得了市場資金青睞。在適度寬鬆貨幣政策預期下,市場利率處於曆史低位,預計對高股息個股的行情仍有一定的支撐。

春節前密集分紅
上市銀行是A股中期分紅最為積極的板塊之一。
上周末,2024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通過了2024年半年度利潤分配方案。這意味著六大國有大型銀行中期分紅預案已全部獲得通過。
根據現有公告,2025年1月將迎來國有大行“中期分紅潮”,此番合計分紅規模將超2000億元。
具體來看,工商銀行擬每10股派發人民幣1.434元(含稅),現金派息總額共計511.09億元;2024年半年度A股每股現金紅利0.1164元(含稅),派息金額共計407.38億元;擬每股現金股息人民幣0.197元(含稅),向全體普通股股東派發現金股息492.52億元;擬每10股1.208元(稅前)分派普通股現金股利,總額為355.62億元;郵儲銀行擬每10股普通股派發1.477元(含稅),合計146.46億元。
交通銀行27日公告顯示,經董事會決議,公司2024年半年度擬派發現金紅利人民幣135.16億元(含稅),現金分紅比例為32.36%,擬向全體股東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.182元(含稅)。
此前,交通銀行董秘何兆斌透露,在股東大會通過半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後,中期股息預期將於2025年1月24日派發給公司A股股東,預期將於2025年2月14日派發予公司H股股東。
中期分紅是2024年度上市公司增強投資者獲得感,提升市場吸引力的重要舉措。
2024年4月國務院發布的《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》中,明確加大對分紅優質公司的激勵力度,多措並舉推動提高股息率。增強分紅穩定性、持續性和可預期性,推動一年多次分紅、預分紅、春節前分紅。
中國證監會在《關於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意見(試行)》中強調,推動一年多次分紅,引導優質大市值上市公司中期分紅,發揮示範引領作用。
高股息支撐銀行股走勢
2024年年初至今,已經實現36.2%的漲幅。在無風險收益率節節走低的背景下,市場追求高股息的確定性,讓2024年銀行股的大放異彩。
中期分紅無疑讓上市銀行高股息可得性明顯提升。根據上市公司公告,截至12月30日,上市銀行已經有9家上市銀行完成中期分紅,包括、等。
銀行首席分析師倪軍表示,受流動性寬鬆、同業存款自律政策調整和搶配置等因素驅動,12月長債利率大幅下行,高股息資產的相對吸引力再次上升,本月股息率成為驅動個股上漲的重要因素。
事實上,不少上市銀行在2024年頻頻上調了分紅率,也備受市場追捧。2024年年初至今,股價漲幅高達70%,這與其不斷提升分紅率有一定關係。數據顯示,該銀行分紅率較上年有明顯改善,從2022年的25.5%,提升至2024年中期的30.67%。
萬聯證券分析師郭懿表示,在適度寬鬆貨幣政策預期下,市場利率或仍有一定的下行空間,對高股息個股的行情仍有一定的支撐。關於盈利的穩定性問題,短期看當前銀行利潤增速邊際走弱概率不高,長周期角度看,銀行業整體的利潤增長或已經進入底部區間,盈利的穩定性將逐步體現。另外,從分紅的角度看,分紅率的提升,有利於銀行股估值的提升。
國盛證券分析師馬婷婷表示,展望2025年,銀行板塊受益於政策催化,順周期主線的個股或超額回報。同時,由於經濟修複需要一定的時間,且預計降息仍有空間,紅利策略或仍有持續性。
相关文章
- 存款準備金製度迎改革 猜想5%隱形下限或鬆動
- 外匯儲備連續13個月站穩3.2萬億美元大關 央行擴大黃金儲備
- Getty Images大漲超35% 將與Shutterstock合並成價值37億美元視覺內容公司
- 最新民調:澤連斯基支持率進一步下滑
- 新款零跑T03上市,6萬級微型車新選擇_零跑汽車 零跑T03 2023款 310紛享版
- 如何理解新能源發電入市新政?
- 波音漲超1.4% 獲美國國防部授予6.16億美元合同
- 全球榜單!三一重工、三一國際、三一重能齊上榜
- 突發!俄羅斯,重大宣布!
- 昨夜不平靜!美股“大跳水”,中概股集體雪崩,比特幣跌破92000美元,超29萬人爆倉
- 混合類理財回暖 2024年發行規模同比增九成
- 韓媒:韓國淑明女子大學初步判定,金建希碩士論文存在抄襲
- 醫渡科技“AI中台+DeepSeek”科研場景落地南大一附院
- 主力資金淨買入56股超億元AI產業受關注
- 當前庫存高企 矽價仍然承壓
- 歐盟稱若特朗普就大型科技企業相關規定采取行動 則歐盟將快速回應